2024/05/19, 週日
Company Home
Welcome
主選單
Welcome
搜尋
其它選單
熱門文章
看病大姆指 列印
醫 我看 - 尋醫看病常識與態度
作者 郭文偉醫生   

外國人有所謂Rules of thumb,就是一般性的大原則,雖不至放諸四海皆準,但凡事跟著大姆指原則,方便快捷,雖不中亦不會偏得太遠!

我也在這裡提供十點看病大原則,希望能幫到「想起見醫生都怕」的您。

看病大姆指

外國人有所謂Rules of thumb,就是一般性的大原則,雖不至放諸四海皆準,但凡事跟著大姆指原則,方便快捷,雖不中亦不會偏得太遠!

我也在這裡提供十點看病大原則,希望能幫到「想起見醫生都怕」的您。

 

第一,別急!

見過一個真人真事:晚上我去醫院巡(查)房,見鄰床的女病人正在說:「很匆忙,甚麼日用品都沒有帶!」可她明明是個剛剛做完「乳房全切除手術」的病人。「乳房全切除」手術是個大手術,怎會甚麼都沒有準備?這才知道,她是個「即捕即解」的病人。

甚麼是「即捕即解」的病人?

她早上去街市買菜,有點鼻水,便順路進一醫務所看醫生。醫生說發現她乳房有一腫瘤,可大可小,「有可能」是癌。她大吃一驚,立即就六神無主。

醫生你說怎辦?

一定要全部切除才可以百份百肯定。

腫瘤呵,不是鬧著玩。好好好,癌呀,趕快替我切掉。

結果早上穿拖鞋去買菜,晚上已沒了一個乳房,床邊還是她早上穿過的拖鞋,日用品還沒來得及帶來。過幾天報告出來,是良性的。啊!真多謝您,醫生,這麼快替我解去心頭大石!

她當然不知道,其實不必失去整個乳房,不必動大手術,都可以知道自己沒有患癌症。

你笑這女人,可這種事天天都在發生。

醫生可也沒有騙她!醫生只不過說出事實:是腫瘤沒錯,不過沒說是良性或惡性;要百份百絕對肯定的話,也的的確確要全部腫瘤切下化驗,才敢確定,但其實只須切掉那一顆腫瘤,不必把乳房全切;醫病要及早,癌症尤其,愈早期醫治成效愈好,但所說的「早期」與「晚後期」,一般以數周、數月,甚至數年來算,並非「只爭朝夕」的。急不急在於一時!

慌張的時候所做的決定,十個之中有八九個是錯的。偏偏很多朋友就是在最慌張的時候,因為驚惶失措,而匆匆忙忙下決定。

其實有關身體和健康的問題,除了極少數之外,很少是急得非立即下決定不可的。相反,大部份病症,都是日積月累下來的,要做決定也實在不急於一時。

 

第二,開口問!

香港人還是有不少很「怕」醫生的,總不敢問多醫生一句,怕醫生忙,怕醫生不喜歡;另一邊廂,醫生也有很多不喜歡病人多問的,嫌花時間,嫌煩,也怕自己不會答。

你的診金反正要付,不問白不問。問多了,好的醫生不會介意;介意的,你為甚麼又一定要非找他不可呢?

最低限度,有甚麼其他選擇,每一個選擇的好處壞處,每個選擇的成功率及發生併發症的機會又是幾多?都一定要問。你有問的權利不用,不能盡怪人。不要迷信權威一味言聽計從

 

第三,若怕問醫生,或不知道應問甚麼,不懂得問的話,最簡單莫過於問醫生:「若換了是您的親人家人,您的建議是怎樣做?」

醫生提議給親人的,是不是跟現在提議給我的一樣?你甚至可以問,若是醫生您本人又會怎樣選擇?

您一兩年前的看法和今天的建議又有沒有分別?

若換了是您的親人,您會不會把他她轉介?請問會轉介給哪一位?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現實生活中,又未必人人做得到。但「己所不欲,勿施於親人、父母」,甚至「己所不欲勿施於己」,總算做得到吧!其中意見也就可靠一點、中肯一點。我們只有希望,大部份醫生都不會睜大眼撒謊,也不會拿父母親人來開玩笑∕「過橋」吧。

 

第四,再問醫生(客氣地、婉轉地!),手術是不是醫生您親自做?有沒有第二位醫生幫手?這種病症一般醫生要做多少才算成熟?您親自做的病例中,成功率是幾多?併發症有多少?與一般統計有沒有分別?記著,即使是較好的較盡責的醫生,會把成功率併發症復發率等告訴你,那些數字卻未必是醫生本人的數字(成績),而只是泛泛的一般性(外國的)統計數字,甚至是選擇性的比較好的數字。你需要的,是你的醫生本人的經驗和統計(行內叫「審計(Audit)」)。連自己的「戰績」都不知道,或不願,不敢相告的,您應該在做決定時把這一點考慮計算在內。

而懂得這樣問醫生的話,表示來者不是好欺的,是有點常識的,請坦白相告。

可是,遇到一種醫生,一開口不是跟「你」討論病情,而是不停講「他」有幾好幾勁,「他」有幾知名,「他」有幾多名人來找他求醫,「他」得過幾多獎…請你也要小心,因為醫生手則明文規定,醫生不能向人講述自己有多好,也不能明言或暗示自己比其他醫生好。要不停吹噓自己的過人之處的醫生,請您好好判斷。

總之害了群之馬總是會有的。有一定的醫學常識加小心坦誠的諮詢,再加「第二方醫學意見」才是正路的。至於病人看醫生,醫生看病人,本來建基於互信,為甚麼現在要變得這般小心翼翼不能盡信?請看另文。

 

 

第五,尋找第二方醫學意見,但卻也不應無止境地「尋尋覓覓」下去。

「第二方醫學意見」,源自外國提倡的second opinion。叫second opinion,不叫third opinion, 不叫multiple  opinion,是有原因的。

尋找第二方意見,是因為今時今日,我們不應拿一個醫生的話當聖旨盡信

但第二方醫學意見又不一定要同第一個醫生的意見相反或者不同。所以我也不說要找「不同的」意見,而只要是來自不同的醫生,沒有利益關係,持平客觀就可以,不一定要不同。須知這只是買個「保險」,也給自己多一個機會,聽多一個意見,並不是給你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藉口。

有英諺云,我們到處問人意見,往往只因其實我們不肯面對現實。Advice is what we ask for when we already know the answer but wish we didn't.

所以女人想買一套時裝,或買一雙鞋,要紅色的一套,還是黑色,拿不下主意,問完你了,另一位朋友,問完一個朋友再問多一個朋友,然後再問多一個,再問多一個,又一個…其實,心裡一早就想買自己喜歡的是那一套,想找個人認同自己∕支持自己,問完一個又問一個,直至找到一個支持自己的人罷了。

所以若真的求客觀,想多聽些意見,找「第二方意見」一般就夠。第二方之後,再繼續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的問下去,只不過是自欺欺人、拖延時間、逃避現實、費時兼傷財,財散人安樂。你一定要換完一位又一位的醫生的話,我還是那句:我要代表全港的醫生,在此向你謝過您的診金啦。

尋找第二方醫學意見是必須的,但又不能過火位!我認為多於兩個,就只會有反效果,不止是破財的問題,而是太多意見,只會令人目炫耳鳴,不辨東西。

至於不能忍受您去尋找第二方醫學意見的醫生,要不就是心虛,要不就是小器。兩種醫生,您能信得過嗎?

 

第六,不要「空槍上陣」,要做功課!

有不少醫生很不喜歡見那些帶著一大疊網上下載來的資料進來的病人,怕多問題,又怕麻煩長氣 ,又怕病人不聽話,又怕自己說錯話,還怕自己知得比病人還少!。

我卻最喜歡看這樣的病人。第一,有備而來,証明有誠意,不會白費時間。第二,做過功課,基本知識已有,一點就明,其樂無窮。第三,不必花時間在簡單基本的常識上,便更可以談得深入些,對病人更有利。至於怕病人知得太多,變得「不聽話」云云的醫生,若不是有些「居心叵測」,至少也有點兒「家長極權」,不合時宜。

現在找資料,不上網也可以找圖書。上網的話,一個「谷歌」,一個「維基」就夠!不去做定功課,而做錯決定的話,怨不得人。

即使你不看書也不上網,也會記得俗語吧?俗語說:「路在口邊!」打多個電話問多個朋友吧!

 

第七,不要「單刀附會」,要帶親友!

您帶親友,不只是保護你自己,也是保護我!

見醫生不免緊張,有人陪伴,當然好些。

更重要的是,人一緊張,就不易記得住說過和討論過的要點及細節,更遑論下決定。有人陪同,可一起幫忙發問和記著重點。

我也遇過不少老人家,子女都忙上班,不敢勞煩,自己單刀負會、決定、入院、做手術。勸他通知子女,就是不願意麻煩子女。手術完了,子女卻大吵大鬧,投訴醫生「欺負」老人家,沒有告訴子女!

 

第八,要帶齊一切可能有關的舊報告、舊照片、吃過的和正在服用的藥物名稱,或者藥袋(連法例所規定的藥名標簽)。別自作主張(聰明),故作瀟灑,兩手空空。去看病,一切為的是自己的健康,不要怕麻煩,請把一切可能有關的資料都帶來。

看病像去「見工」(求職面試),帶了各種証書,可能派不上用場,但至少可備不期之需。可是沒帶的話,要查看起來時,掏不出來,你早前的瀟灑自由,可為你掙不到分!你可以怪登記護士沒有提你帶舊藥舊片(X光片),你總不能怪面試的未來老闆沒提你帶証書吧!

 

第九,做檢查應「有的放矢」,不應亂學「漁翁撒網」

除非你是家財萬貫,「老子就是有錢!甚麼檢查通通幫我做了!」否則,檢查還是「有的放矢」好些。做檢查一定要有選擇性,例如驗腎,看似簡單,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

l   抽血,驗血清腎功能

l   驗小便,看有無尿蛋白

l   或驗廿四小時小便

l   或照超音()波掃描

l   腎、輸尿管及膀胱平片(X)

l   靜脈注射泌尿系統造影

l   逆行式腎盂造影

l   電腦掃描泌尿系統造影

l   「磁力共振泌尿系統造影

l   照核子(同位素)腎掃描

五花八門,都說是驗腎的。哪一個好?哪一個最好?有沒有一個是最好的?化驗室(或者醫生)替我安排的是那一種?你總不可能十幾種全部都做吧!可是又有沒有一個是百搭的萬用的最好的

答案是:「沒有」。其實每一個檢查都只是一位瞎子,瞎子摸象,每個都只能摸到一部份,不錯但也不是全部。應該在個別情況下做適當的和有需要的檢查。

 

第十,不應自作聰明,擅自「刪剪」

見醫生一切「從頭說起」。不應自以為無關痛癢就畧去,甚至隱瞞。醫生不耐煩,自然會Cut你。或者用引導式問題問您。

律師向証人問的都是「封閉式的,只可以答是或不是。

心理學家向病人問的多是「開放式的,天馬行空,任您發揮。

有經驗的醫生都會雙管齊下,軟硬兼施。到底資料與您的病情有關還是無關,留給醫生決定吧,你儘管從頭說出你的故事。不要自行「刪剪」,甚至「自我審查」!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郭文偉 醫生

 

 
< 前一個   下一個 >
人生到處知何似
醫生紙
微創微創超微創!!

常常遇到這樣的病者和家屬:正當想開始向他分析各種不同手術方法的利弊,長處短處,適應症和不適應症(禁忌)時,才剛開口,,他已搶先把你截住,,剎有介事地,把聲音壓低,問道:『是不是微創?』當你點頭說是,他就如釋重負,鬆一口氣,示意你可以繼續說下去。

現在關於微創手術的介紹和宣傳,舖天蓋地....其實,微創手術到底是什麼?微創是不是就一定好些?微創是不是一定就最新?最新就一定最好嗎?想要微創,會不會到頭來變成重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