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9, 週日
Company Home
Welcome
主選單
Welcome
搜尋
其它選單
熱門文章
股市任縱橫、醫病有何難? 列印
醫 我看 - 尋醫看病常識與態度
作者 郭文偉醫生   

香港同樣盛產金融人(天)材。雖然遍地金融人(天)材,但還是躲不過雷曼風潮、金融風暴。而且「輸」了(錢)的人,憤憤不平,不共戴天。

「明明說清楚是「低風險」的,為甚麼現在會血本無歸!」同樣,「醫生明明說風險很低,為甚麼現在會出事!」為甚麼會出事是誰對、是誰錯呢?

股市任縱橫、醫病有何難?

財經透視 - 看病與買股(票)智慧

 

香港遍地醫生,每年無間斷盛產三百位。身邊親朋戚友,總有一兩位認識一兩名醫生的!

香港同樣盛產金融人(天)材。每過幾年就總有些日子,出入電梯,或上落地鐵,不想聽還是總會聽到些股票貼士:你還未買?我早賣了!買好還是不買好?甚麼時候放?還不放?早換了貨啦!

雖然遍地金融人(天)材,但還是躲不過雷曼風潮、金融風暴。而且「輸」了(錢)的人,憤憤不平,不共戴天。

「明明說清楚是「低風險」的,為甚麼現在會血本無歸!」

同樣,「醫生明明說風險很低,為甚麼現在會出事!」

為甚麼會出事是誰對、是誰錯呢?

 

此中關係到「風險」的觀念,原來好玩投資的人,都未必明白「風險」二字,尋常看病的人,自然就更迷惘。

 

風險高,回報高

 

有關風險的最基本認識,自然是「風險高,回報高;風險低,回報也就較低。」這是常理,人人會說。

在醫學上也一樣。例如治療「前列腺肥大」的方法,真的多到數也數不清。但原理得一個:風險低的,成效(回報)也就低一些(但不是完全沒有用啊)。最低風險的,自然是甚麼都不做(不是說笑),這叫做《保守療法》,靠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來控制病情,自然只能對輕微的病情有用,對稍為嚴重的病徵也就無能為力。

吃藥(《藥物治療》)很少副作用,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所以效用是有的,但也不是很大,對較輕的病情很有用。

病情持久,但又單靠吃藥已沒有效用的病人,唯有做手術。但手術也分很多種!其中手術風險最低的,是在尿道放入一條「支架」(小管子),「搭通」被阻塞的一段。這手術風險很少,但它還是有一定的「代價」,而限制了它的成效和用處。它的代價包括:會常常尿急尿頻,時有血尿,時有尿道感染,甚至支架會移(走)位等,而且費用也很昂貴

近年也有過不少不同種類的所謂「微創手術」出現,風險的確比「正式」手術低,但成效也低一些,結果都像曇花一現,經過一輪宣傳攻勢,紅極一時,但很快又沉寂下來了。其中包括了「微波熱力治療」、「針刺前列腺治療」等等,都已成為過去。甚至風行一時的《激光前列腺氣化手術》,不過約五年的光景,又已開始被更新的科技取代。最近期(2009)追捧的,是《等離子前列腺氣化手術》。且看此風又能吹得耐否。

療效最好的,當然是「正式」(傳統)的「經尿道前列腺電刀切除手術」,但是,療效既然是最好,風險便也是眾多方法中「最多」的。(開刀或開放式的列腺切除術,今天已極少用得上,除非極其特殊,否則根本不在考慮之列,此處便不提也罷。)

這裡雖說風險「最多」,其實「出事」的機會也還是極低的:「經尿道前列腺電刀切除手術」最重要的併發症,如引致尿失禁,在三十年前也不過百份之二 (近年更是極其罕見);而比較嚴重的「經尿道電刀切割綜合症」(低血鈉),更是少於千份之一。說風險「最多」,其實只是相對於其他風險較低但成效也更低的治療方法而言罷了。不必做庸人自擾

 

一、百份之一和一百份之一百!

 

所謂的機會率是這樣的一回事:例如,千分之一的機會率,雖說巳算是極罕見。可是在一個病人而言,即使發生率本來只有千份之一,但一旦發生在病人自己身上,就不再是千份之一,而是一百份之一百(因為已經發生了)!

 

這就是雷曼「苦主」和很多醫療「事故」的「苦主」相同的地方,也是很多「苦主」不明白的地方。在事情發生之前,不可能未卜先知,只能有一個「平均數」,一個「機會率」(百份之幾幾)。但無論機會有幾細(少),都說明是的確有機會的。不能說機會少就不會發生,「萬一」發生了,卻又怨天尤人,怪這個怪那個,其實是無知,若非無知,就是不(願)負責任。

所謂「有早知,無窮人!」一個是機會率,未發生,幫助你作參考,做決定的,事前的;另一個是已經發生的,在事後不應拿已經發生的事來怨恨∕責怪未發生前的決定!這叫作事後孔明,很不公道

 

百份之五和百份之九十五

 

此外,「機會率」(可能性 發生率)也是一件很會騙人的東西!

例如我說:「這個手術蠻安全的,成功率高達九成五(百份之九十五)!」

另一位醫生卻說:「這個手術失敗率不少啊,高達百份之五呢!」

說的人說法不同,聽的人感受就不同;聽的人心境不同,著重點不同,印象就不同,得到的訊息也就不同;其實兩句說話的內容卻是完全一樣(百份之五失敗=百份之九十五成功)!

 

我們不是有這樣一個說法嗎:「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有時候,會不會是「言者有心」,但「聽者無意」?又或者會不會「言者的心」和「聽者的意」剛好「天各一方」呢?

誤會、投訴、訴訟、紛爭,就是如此起的。醫生明明講清楚了成功率是百份之九十五,事後病人興師問罪,為甚麼沒有解釋清楚有百份之五會失敗!你說公道嗎?

 

聽過「半杯水」的故事嗎?一杯滿滿的水,給喝了一半,您會大喊:「真慘!只剩下一半啦!怎麼夠!」另一位卻說:「真好彩(運)呀!還有一半在呢!」

同一件事,怎樣看法,很因人而異,亦很看環境,心情而變化。同一個機會率,亦很看處境,心情,和說話的人表達的方法,感覺會不同。

不過即使機會率有多細少,有機會就是有機會,一定要「願賭服輸」!

 

股海、投資市場與醫病的世界,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方很雷同,可以借此鑑彼!

 

二、匯控的市值龐大

 

常常聽財經新聞,說「今日恆指又勁升幾多幾多點」,但總是加一句:「單係匯豐控股一隻已經拖動大市,貢獻恆指幾多幾多點」。

這是說因為匯控的市值龐大,又佔恆指比重,所以它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會拖動大市。因為它基數龐大,上落某個百份點,已經是很大的數目。

在泌尿科治療「前列腺肥大」的藥物中,也有一種原理相近。

有種「五甲還原酵母抑制劑」,吃著能令前列腺縮小百份之二十至三十。可是卻又有些人吃了沒有一丁點改善。為甚麼呢?原來就和前列腺(好像匯控)的基數大小有關。原來的前列腺愈巨大(基數大),它只要縮小百份之二十,就已經縮小了很多,不得了,對病徵有很大改善;相反,若前列腺原來只大了小許,則這個本來不甚大的前列腺,所能縮小的百份之二十,就很微不足道了,對病情就不會有很大幫助。所以這種「五甲還原酵母抑制劑」在病徵控制方面,只對較大的(如五十克或以上)前列腺肥大有效,對較不巨大的前列腺(如約三四十克的),就幫助不大。

 

三、止蝕盤

醫病也要訂定「止蝕盤」!?

不錯。

炒股也不過是錢財等身外物,治病卻是性命尤關!豈不更應訂下止蝕盤!

很多病症都有多過一種治療的方法。例如早期前列腺癌,就可以選擇:

一、按兵不動(保守治療)

二、根治性手術

三、根治性電療,以及

四、各式各樣的微創方法。

我們都不想得到「不治之症」(沒有方法醫治),但有時,有太多方法醫治,卻又反而花多眼亂。況且即使醫學界中也不是對每個病症和眾多治療方法都有定論的。一般平民百姓面對(太)多種治療方法,又能怎樣選擇呢?

 

在云云眾多選擇中,如果不知所措,我不反對選擇一個風險最低,副作用最少的治療方案,但就一定要訂下一個「止蝕盤」。

 

香港人不是說「買股票不是談戀愛」嗎?也說:投資股票要「識(懂)轉身」!

同樣道理,選擇了風險最低的「觀察治療(保守治療)」的話,就要留意觀察,一見勢頭不對,風吹草動,就要跟從預先定下的止蝕盤,揮慧劍斬情絲,大刀闊斧,當機立斷,及早做積極性的根治性治療,不要後悔莫及。至於「止蝕盤」怎樣訂法,就要你和你的醫生一起去訂。

其實很多種病症都可以用得上「止蝕盤」的方法。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肥大都是例子,心臟病、良性息肉,以及腎和腎上腺的細小腫瘤都是。甚至連日常感冒發燒都是。

 

傷風感冒禽流豬感,初起時根本徵狀全部差不多。治療也是差不多,都是「支援性」的。除了在政府診所,要做統計,否則一般治療,都不須做特別的測試,分辨到底是那一種感冒,因為初起階段時的治療都是完全一樣的。

可是你說,那要是患上的是較嚴重的一種怎麼知道?

這就要靠訂止蝕盤了。

同投資(機)一樣,做醫生也不是算命的,不可能預知未來,只能「見步行步」「摸著石頭過河」。成功的和不成功的人(投資者∕病人∕醫生),分別在哪呢?就在「見步行步」時的「反應」夠不夠快,能不能依從早訂下的止蝕盤,也就是說,懂不懂「轉身」,和轉身夠不夠快。

例如,初起痾嘔(腸胃炎),都是注意休息,要有充足水份鹽份,避免傳播。止蝕盤則訂在:起燒(有發燒)、大便有血或有潺、或有脫水跡象

初起傷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注意休息,充足水份鹽份,避免傳播。止蝕盤則訂在:高燒、濃痰黃痰、氣促、兩(三)日沒好轉。

不少細小「腫瘤」未必是癌症,可以稍作觀察,並不是一定要「斬立決」的。但一定要跟從止蝕盤,一有變大、變硬,變形、出血、不適或疼痛,就要止蝕!

當然在訂止蝕盤之前,你首先要揀股揀得對!一開始就揀錯了股(錯方法,或根本是另一個病,或者病人根本有高危因素,不宜觀察)的話,還說甚麼轉身!

 

四、治病要有耐性,給點時間

 

當然你也聽說過:投資入市,不能進出太頻繁。進出太頻繁,徒然錯過升市良機,又白費手續費用,得不償失云云。所以亦有所謂長楂(、持有)的策略。要懂轉身,但不能轉到自己頭昏腦漲!

治病道理也一樣。香港人就是性急。藥吃下去,一天未好,就轉醫生,醫生又從頭再開一些藥,兩天未好,又要換馬。醫生不知「上一手」的醫生用過的藥是那一些,沒有依據,但既然未好,怕病人又走,唯有「痛下殺手」,一上來就用猛藥。

結果有兩個:

第一、病人不停換藥,沒一隻藥吃得夠,病本來要好的,也延遲了。藥反而白白地吃多了,既不必要的,副作用、併發症也多了。病人自己吃虧。

第二、醫生也不好做。既不知前一手的策略,病人又嫌未好,唯有用猛藥。用猛藥自然有副作用,有事時病人又怪上頭來,說為甚麼用這樣猛的藥。左右為難,還是用重些藥,好了再說。不快快治好,病人又去第三家第四家,生意都丟掉了,還有甚麼醫德好說。

 

我愛用緊急剎車做例子。喂!無論你的名車的制停系統多捧,多先進,腳制踏下,即使一踏到底,車子也總要滑行一小段路,才能停下來吧。用藥、治病亦一樣。今天才開始吃藥,明天還有點發燒,是正常不過的。今天吃藥,明天還未好,就即時轉藥轉醫生,吃虧的總是你自己。就好像股票剛買進,基本因素明明是好的,但一有小小風吹草動,就急忙「換馬」,換來換去,吃虧的是自己。

這好比「叫的士」(電召計程車),電話筒才放下沒多久,就心急,叫嚷著車怎麼還沒有到!再等不到兩分鐘,就急不及待,走去別處等車,結果走開了等還是等不到,約定來的計程車到了約定地點又撲個空。

你不憤氣囉。又要給時間,別買賣(變動)太多,又要轉身快,談何容易呀!

是的,真是談何容易。有沒有聽過一段很著名的禱文(祈禱詞)?

「求上主,給我平靜,去接受不能扭轉的逆境;

又求上主,給我勇氣,去扭轉應該扭轉的逆境;

更求上主,給我智慧,去分辨兩者!」

我們多麼需要這種智慧。

 

四、概念股

 

你也知道,概念股大多是炒作出來的(投機的),熱潮一過,就是明日黃花。

想不到醫病也有概念股?

隨便舉些例子,激光、微創、納米、甚至原子都是!

概念股炒的是都一個概念,追逐的是一個熱潮。任何股票,只要沾上些邊,股民就趨之若騖,趕著要上車,基本因素如何,一概不理不問。這跟近年的「微創風」有點相似。

「微創」本來是一種新技術,泛指拼棄傳統開刀然後伸雙手進病人身體內的舊式手術,而改用幼長像支筷子般的儀器通過數個極細小的傷口伸入病人身體內,配合微型鏡頭,眼望電視屏幕,(而不是望著病人),而進行的傷口極細小的手術技術。

這名稱在九十年代才出現,但從七十年代就流行的「經尿道電刀前列腺切除術」,或八十年代興起的「經尿道輸尿管鏡尿道石摘取術」,都在「微創」這名詞還未出現前,早拼棄了開刀切割伸手進肚子等跡近「野蠻」的方法,而只用鏡頭和內窺鏡做手術。你說這是「微創手術」嗎?二三十年前根本都未有這個名詞啊!你說這不是「微創手術」嗎?它卻又的確只用內窺鏡不用開刀!說它是微創,它明明比微創早上十年以上;說它不是微創,病人又以為它不夠好、落後。

結果呢,無論甚麼手術,為了令病人安心,都叫做「微創」,準沒有錯。說了是微創,病人一聽到就會舒一口大氣,略點一下頭,然後很放心地聽醫生說下去。

於是,大眾甚至傳媒間更產生了「第四代」微創、「超微創」等創意名詞。醫學界摸不著頭腦,那裏有甚麼「第四代」微創、「超微創」?其實毫無根據,但大眾卻趨之若騖。

醫生唯有都跟著病人做了「凡是派」。凡是手術,不用大刀口(傷口)的,都叫微創。凡是微創,都是好的。

您知道「原子筆」這個名稱,也是跟隨著這種「概念」而流行起來的「概念股」嗎?

 

五、科網熱潮、泡沫爆破

 

科網爆破前,有朋友招我一起投資,那一幕我記憶猶新。我對他說,明明這項投資有問題,行不通,人家幹嗎要付錢?他說,行不行得通,不用我們管,現在這時勢,就是這樣,總之是互聯網,人家就會買、就會投資、付錢!

沒多久,科網泡沫爆破。

不管是樓市泡沫,或者科網泡沫,是泡沫就有爆破的一天。熱潮也一樣,會潮漲就會潮退。只是你沒想到,醫病醫學界也有熱潮,也有泡沫罷。

激光應用於外科手術,已經靜靜地進行了二十年,適當使用,的確很有好處。遇(腎)石破石、遇癌熔癌、兼可且戰且走,邊切割邊止血。在大眾嘖嘖稱奇奔走相告之前,我們已經天天都在使用了很長的時間。

可是有一天,激光被應用在有龐大市場潛力(如前列腺肥大、或美容)的用途時,巨大的市場機器(你真的以為銷量最高的雜誌、報紙、和電台電視的醫學節目,純是為了增進您的醫學常識嗎?沒有商業贊助元素嗎?)好像忽然睡醒了一樣,排山倒海,傾巢而出,三天兩天就做「報導」。大眾則耳濡目染、以訛傳訛、奔走相告、唯恐後人,都說激光呀,激光好,無激光不歡。行內唯有苦笑。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激光中

「割包皮手術是要把多餘的包皮割走,割的既是皮,傷口一定最少等於要割走的皮膚的大小,不可能再小,用不上微創、所以也無從用「微創」做招徠。唯有轉而用激光做招徠(gimmick)!用激光割包皮,好處很多哩:包括:流血少!復元快!傷口疼痛少!

 

可是用「傳統」的方法呢?流的血也極少呀。例如傳統割包皮流的血約一毫升(約數滴),那麼激光割包皮流的血約半毫升(也是數滴)吧。有沒有分別?有。有沒有意義?沒有。流的血本來就極少嘛。

至於復元快、疼痛少,倒是事實,但主要原因並不在於激光,而是在所用的敷料:現在不少外科醫生都已用上特製的敷料(我們行內叫「豬油膏」)和「膠水」,令傷口更易打理,更少腫脹,病人活動更快更早自如。這是膠水和敷料的功效,關激光甚麼事?用激光割包皮,有點畫蛇添足,粗鄙些的說法是「除褲放屁」,多此一舉。當然可以,但無意義罷了。

 

激光之深入民心,也可見於「體外衝激波碎石術」。打碎腎石可用「衝擊波(shockwave)」,不必開刀,甚至不用麻醉,屬「無創性手術」。可是每次跟病人講解,病人每必問:啊!是不是就是激光?現出很高興的樣子。

我努力地解釋,這種不同於激光(laser),是衝激波(shockwave),病人就顯露出很失望的樣子。跟著再問,是不是最先進的了?有沒有激光先進?我再努力解釋,激光和衝激波都是能量,不同的能量,不同的用處罷了,沒有那一個先進些。病人做完了手術,過些日子再見,一定是說:「喂!上次做了激光!好哇!」

後來學乖了,唯有隨俗。衝擊波也好, 激光也好,總之是「最先進的」便是。您愛叫激光,心裡舒服些,也無防。

 

「無創微波熱能前列腺燒熔術」:這個也曾激起一時的騷動,用日常翻熱食物用的微波,伸進尿道把前列腺加熱,讓前列腺過幾天自動壞死、融化、收縮,概念很好,問題卻很多。經過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在燒壞過幾條陽具之後,便被拼棄,銷聲匿跡了。曾經有改良過的熱能治療前列腺肥大的機器推出,在全美泌尿科學會上推銷,聲勢很大,包下了市內所有酒店房間內的電視的其中一條頻道,日夜循環著這「最新」「最微創」的前列腺肥大治療儀器的消息。是幾多幾多前列腺病人的佳音,一年內已經有幾多幾多間醫院和診所購置了云云。可是第二年我再去美國,參加全美泌尿科學會會議,這個儀器已經銷聲匿跡。

 

此外,「激光前列腺割除術」,「前列腺癌冷凍術」,「單孔微創腹腔鏡手術」,還有每天每月推出的「最新」的藥物等等,情況都很相似。

朋友,等等啦,別急!等多一代,或者再等多一代,有您的著數(有您好處)!

除非病人危在旦夕,或者現有的方法都已藥石無靈,非試不可。否則為甚麼硬要在「一窩風」的時候,泡沫正大的時候,去陪它併命,做人家的實驗品呢?

 

六、羊群心理

 

很多人都會說,當小販和看更(或曰,買菜和賣菜的)都在討論買那一隻股票(微創,激光)時,你就要當心!

人人都說「激光」好,人都說「微創」好。

人人都說「磁(力)共振」好,有事要去做個「磁共振」最清楚。真的,不知為何,人人都認為「磁共振」是最好的,最清楚的。花了錢,掏了荷包,帶著報告來見醫生,醫生又說要做另外一種檢查才有用。不是說磁共振最好的嗎?其實各種檢查方法,沒有那一個是最好的,都要看情形,看要檢查的是甚麼。例如要看腎的腫瘤,當然要「照」(做顯影);要衡量腎的功能,則要驗血。但驗血內的腎功能,只能得出極粗略的結果,在腎功能損失了一半以上才能驗得出。要精確些的話,就要驗血加驗二十四小時小便,或者照核子掃描。即使是要照腫瘤,有的用照聲波就可斷症,有些要電腦掃描,有些要用正電子掃描,有些要用磁共振。

人人都如是說好的,未必就是對的。

 

歷史上的銀行擠提,大都是起於傳言和集體恐慌。近似的情形,醫生也見不少。例如,那一天某位名人明星不幸得了甚麼病,甚麼癌,第二天以至一兩星期內,都會有大量「病人」,帶著相似的病徵來見醫生。這當中當然絕大部份是無病的。可是,他們所感受到的「病徵」,卻是千真萬確,繪影繪聲,令他們感到無比困擾,憂心忡忡,彷彿已經證實得了癌。

又例如報章常常提及「小便起泡」就可能是「蛋白尿」。每次這類文章一刊登,又有幾天的熱鬧,病人都會跑來說自己的小便起泡。

本來,能提高市民的健康(危險)意識是件好事。但可惜這種「意識」,一般只有三分鐘熱度。幾天之後,花了銀兩,幾百幾千,當檢查報告說他(她)沒有蛋白尿,又或者等名人效應淡去,他(她)又興高采烈地把一切拋諸腦後,繼續煙、酒、糖、鹽,繼續聲色犬馬,繼續多肉少菜。這根本不是「預防疾病」的方法,健康意識嗎?其實也不見得怎樣高了。花一千幾百元,買個心安容易,真的改變生活習慣卻很困難。花錢買心安,並不等於預防了疾病。

預防疾病,健康意識,要靠自己做功課,不能只道聽途說、霎時跟風。

 

 

七、新股上市,要睇定。

 

一上市就插水的,大家見過不少。以小博大,無可口非,反正錢財不過是身外物。但用自己的性命和健康作注?是「最新」的治療方法也好,「最新」的藥物也好,還是讓別的人去試個夠!請記住,「最新」的並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有時恰恰相反,歷史最悠久的,可能才是最穩妥的。畢竟,您押上的,是您自己的性命,和健康。新股,讓給人家去試吧。

 

八、買保險與「大包圍」:

 

現代的人,一切條件比從前的好,不再等到皮黃骨瘦,才來醫病。現代的(西方)觀念,是在病起的最初期,還未有病徵的時侯,就去查找出早期疾病,進行治理。可是,既然未有病徵,甚至根本未發病,又怎樣治病?治甚麼病?怎樣治法?

 

常常有前列腺病人問:不是有一種藥,能令前列腺收縮的嗎?

有的,這種藥叫「五甲還原酵母抑制劑」,能將前列腺的體積縮少百份之二十至三十,並且可以預防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瀦留(小便閉塞),可以預防前列腺癌!

以上句句屬實,並無虛言。這麼好的藥,不是很神奇嗎?

且慢!

首先,這種藥,要吃三個月以上才開始見效。

第二,吃這種藥,要長期服用(「一世」),無論效果多好,一旦停服,也就「打回原形」。雖不會變得更壞,但也等於前功盡廢了。

單這兩點,不就像極了平常買保險的條款嗎?(一旦「斷供」,就前功盡廢。)

 

此藥還能將患「尿瀦留∕小便閉塞∕需要手術」的比率大幅減低,達百份之五十,即是能減少一半的尿瀦留!

 

可是細看一下數據,一百個前列腺肥大的病人中,本來就只有約十二至十三人會演變成「尿瀦留小便閉塞需要手術」(四年隨訪跟進);服食此藥,四年後的確尿瀦留的病人的確少了一半,即是說,一百個病人中「只有」七人演變成尿瀦留需要手術。從每百人有十三人減至每百人有七人,達百份之五十沒錯,成績的確很好。但所謂的百份之五十,其實只是一百個病人中的六人!也就是說,一百位病人四年內不停服食此藥,能幫助到其中六位避免了尿瀦留,另外的七位,命中註定,天命難違,乖乖的服了四年藥,還是要尿瀦留,要做手術。至於其餘的八十七位,本來就根本不會有尿瀦留,也不需要手術,是「陪跑」來的。這不是買保險是甚麼?一百個人買保險,交保金,其中六位可以受惠。問題是,沒有人能預先知道「幸運兒」是那六位罷了。值不值得,(抵唔抵)見仁見智。(PLESS Study

 

此外,這種藥還可以將前列腺癌的風險(機會)減低。能減多少呢?能減百份之二十五!癌哩!能減百份之二十五,不得了呀!救人一命,勝過七級浮屠,何況二十五條!(PCPT Study

這個您就有所不知了。減少了百份之二十五前列腺癌,並不就等於救了二十五條人命。這話怎說?

第一,原來並不是每個患上前列腺癌的人都會死於前列腺癌。相反,大部份患有前列腺癌的人根本並不會死於前列腺癌,而是死於其他的各種原因。

第二,謂減少百份之二十五前列腺癌,是指每一千位男性不停長期服食此藥的話,本來其中有六十人會患前列腺癌的,患上前列腺癌的人減少為四十五人,所以是減少了百份之二十五。可是實際逃避了前列腺癌的人(受益人∕幸運兒),只不過是一千人之中的十五人,其餘的九百八十五人,只不過是年年月月地交保費。值不值得,要不要買保險呢?那真是見仁見智了。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郭文偉 醫生

 

 

 
< 前一個   下一個 >
人生到處知何似
醫生紙
微創微創超微創!!

常常遇到這樣的病者和家屬:正當想開始向他分析各種不同手術方法的利弊,長處短處,適應症和不適應症(禁忌)時,才剛開口,,他已搶先把你截住,,剎有介事地,把聲音壓低,問道:『是不是微創?』當你點頭說是,他就如釋重負,鬆一口氣,示意你可以繼續說下去。

現在關於微創手術的介紹和宣傳,舖天蓋地....其實,微創手術到底是什麼?微創是不是就一定好些?微創是不是一定就最新?最新就一定最好嗎?想要微創,會不會到頭來變成重創?


 
最新文章